中国青年政治学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开放注册)
搜索
查看: 146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呼吁建立研究本源文化的开发中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13 18:06: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漫漫岁月,沧桑变幻。人类文明在灾难与收获的交互激荡中拓展伸延,已经由缓慢发展的古典文明社会,进境为发展速度骤然提升的工业文明时代。但是,文明的进境与发展的速度,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人性,并没有改变人性的基本需求,更没有改变人类面对的种种基本难题。一方面,我们的生产能力,达到了相当的高度。另一方面,我们的文明发展却停滞不前,我们的道德水准正在急剧下滑。面对种种灾难与困境,我们的世界陷入了一种万事无解的尴尬局面;人类开始重心审视自己的文明,开始解决困境的探索!文化,指的是人类在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以衣、食、住、行为载体所载荷的一切社会信息(其中既包含是物质形态的信息,也包含精神形态的信息),文化的核心部分是传统的(即历史地获得和选择地)观念,尤其是它们所带的价值。”衣、食、住、行文化虽然内涵丰富,但在众多因素中,“衣、食、住、行观念”是衣、食、住、行文化的核心因素。衣、食、住、行观念—— 也就是围绕衣、食、住、行活动所产生的一切思想、观念和认识等观念形态的东西。衣、食、住、行观念虽然是无形的,但却对人们的衣、食、住、行活动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中国本源文化是以中国传统的易学、五行学说、儒学、道学、地理学、天文学等为经典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宇宙观和科学观的规范,这种规范一旦成熟就具有很强约束力和渗透力,这种规范不仅制约着中国历代文化的发展和演变,而且也制约着服装、饮食、交通等学科的发展。在这种规范下经过前人的探索和实践中国文化逐步形成独立、完备的体系并成为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独特的艺术和人文魅力跻身于世界文明之林,她是中国个性的表现、是中华民族的性格、是中国文化的载体和组成部分,如何全面、客观、系统地去研究和分析,继续发扬其影响,是现代人、现代文明应当思考的问题。
建设本源文化研究开发中心,是系统梳理文化多样性、文化生态空间完整性、文化资源丰富性,抢救保护传承中华精髓文化的重要手段。通过开展系统梳理和研发工作,加强对与民众生活最为密切的衣、食、住、行的整体性保护,构建起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关系,从而使具有独特价值的中华本源文化精神世代相传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唤起人们珍爱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培养民众的文化自信,从而积极投身构建中华文化品牌、构建中华生活方式促进形成人类新文明的大事业。
中华文明区别其他文明的重要特色是用“天人合一” 的哲学观和“大道惟公”的思想以天拓进取的精神从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中体会人伦事理。又以人伦事理结合自然的启示,受自然规律的约束,人与自然两者互相影响渗透,形成中华文化的伦理价值观并反映在中国人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各个领域,人的一切活动从道德修养到功利实践,都必须遵循自然,因此不论道或者儒都主张精神与肉体兼并,美与善合璧,因此中国当代文化必须对丢失的传统进行重拾、修复和重建, 使“道”“器”并重,以此为中国从大国走向强国提供强大的文化支撑。
文化是比较稳定的,创新和发展是不稳定的。文化和创新,可以说文化是传统,是习惯;创新是新的地方,新的主题。任何产业都是需要创新发展的,但一定是基于很强积淀的文化资源之上,因此我们要先行归拢、梳理传统文化精髓,注入本源文化精神,重新认识了解我们的文化,重新认识了解他的价值所在,使创新和发展跟植于深厚的文化积淀;把新型文化创意产业根治于深厚的文化传统之中,在认真传承的同时,注重对立体人才的培养,做出新的具有创新的文化。创新的文化转变为产品和服务,在商业操作和创新的文化生产中合理的安排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提高产品整体的创造力、竞争力。
中国文化是构成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的看待中国现代文化发展的现状,不足的地方加以改进,合理挖掘中华文化的精髓,构建精髓中华文化(本源文化和传统的优秀文化)的数据库使之拥有完备的理念、系统的分类和易传播的表现方法,以衣食住行为载体服务于我国文化的发展,改变、影响人的生活和价值观念,增强国家软实力,使人们在生活中感受中华文化并促进科技的发展传播,研究如何把这部分产品开发出来,使之与现代生活相关,寻求中国传统文化与市场新的结合点,提升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使传统文化在产业化的方式下继续传承发展。因此其创意内涵为:
□        □挖掘中国优秀文化精髓中的理念和核心价值观,提炼精华的本源文化融入华人的衣食住行、作为科学构建各学科体系的传统文化基础,塑造设置了道德尺度的、引导大众文化的价值观。
□        □归拢、整理、提炼中国传统衣食住行中的优秀文化元素,把握文化的形成、发展节奏和动因,及不同历史时期与此相关联的社会、经济、制度对文化的影响;研究人类的感性创造活动、研究这种创造活动关系密切的理性思维活动,建构中国传统文化史、中西文化之比较以及对现代中国文化发展走向的深入探索;详细分类梳理浩如烟海的传统文化寻找文化中的缺陷,借鉴西方以数学、逻辑和为学术而学术的宗教精神的现代科学方式;并融入现代理念和科技手段,通过各种渠道与政府、媒体、学术界、教育机构建立密切的联系,在相关领域建立研究专利库,并创建国际先进水平的专利成果,成为行业技术、思想的领导者。把握、掌控产业市场规律的演变和发展前景,为技术发展设计蓝图,确定具体的研究方向。
□        □构建产学研用的基础平台,重塑政治精英、学术精英、文化科技精英、经济精英的中华本源文化知识,加强与学术界及各单位研发中心的联系,创建人才数据库,用已建构的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学科体系培训有底蕴的创新型人才,使人才达到高度的融合。通过高水平的研究工作影响、参与、制订国际标准。并用最先进的研究成果武装相关产业的商业运作,使其产品保持国际领先性。
中国服饰文化传播及产业化研究中心

中华文明区别其他文明的重要特色是用“天人合一” 的哲学观和“大道惟公”的思想以天拓进取的精神从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中体会人伦事理。又以人伦事理结合自然的启示,受自然规律的约束,人与自然互相影响渗透,形成中华文化的价值观并反映在中国人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各个领域,人的一切活动从道德修养到功利实践,都遵循自然,都主张精神与物质兼顾,追求美与善合璧的境界。
中国古代服装正是体现人与物之间的审美和谐和自然表现形式的外化。服饰作为一种文化形态,贯穿了中国古代各个时期的历史。从服饰的演变中可以看出历史的变迁、经济的发展和中国文化审美意识的嬗变。社会时尚从不同角度影响到服饰的变化,同时服饰又像一面镜子折射出历史文化的变迁。服装的首要特征是实用性,即:保护身体,防寒避暑。在此基础上,服装又起到装饰的作用。美观、舒适、实用是服饰的重要功能。无论是商的“威严庄重”,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汉的“凝重”,还是六朝的“清瘦”,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元的“粗壮豪放”,明的“敦厚繁丽”,清的“纤巧”,无不体现出中国古人的审美设计倾向和思想内涵。
立足于中华服饰自身的特性,通过她的发展与演变研究中华服饰与各时期引导时尚的脉络,应用与服饰界从而引领当代潮流发展,促进现代人类文明和文化的大发展。
(一)挖掘服饰文化,创新服装设计
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的地位,中国服饰文化同样是构成世界服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该正确的看待中国现代服饰文化发展的现状,不足的地方加以改进,合理挖掘中国服饰文化的精髓,进一步推动我国服饰文化的发展。我们可以通过历史的吉光片羽领略到传统服饰中的文化内涵。文化的内涵是通过具体形态来体现的,但此时的服饰文化形态,一方面既于文化意义上的民族性,另一方面又是时代特征的体现;如今全球化风潮扑面而来,当更多的西方设计是从中国、印度、非洲汲取灵感时,我们的服装业和服装人却没有创造出自己的服饰文化的智慧,以自己的服饰文化为本,建立自己的服装产业,而只是拿来、只是抄袭。说到底,是对自己文化的不认识不了解,她的价值无法展现,我们不懂得必须要依赖她、爱她并保护她,说到底是我们处在民族文化的根基上,却做着没文化的事情!
只有走进历史中去,找到我们是谁的答案,我们才会有足够的底气,使我们的民族和我们的民族文化在新的历史时期,成为我们往前走的精神支柱。保持民族文化的 本土主体性,并通过能动地选择与改造,将外来文化的精英消化吸收,创造出具有中外合璧特色和浓郁民族风格的 更新更美的开放性的文化――服饰文化。
(二)吸收中国服饰文化的精髓,促进当代服饰文化建设
文化没有国界,在当今时代服饰文化的发展中,一种全球性的服饰文化意识正在不断兴起。但是,正如所有的文化交流和发展一样,服饰文化的“民族意识”和“全球意识”也还是做为一对矛盾存在。其实世界服饰文化的统一性和民族性是相辅相成的,并不互相排斥,统一的世界性服饰文化必然呈现出五彩缤纷的民族文化特色。我们在接受异民族文化的同时,必须做到有批判的接受。同时在发扬和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也必须做到有批判的选择性挖掘。
社会学研究表明,社会越是现代化,人们越是热衷于传统和原始文化。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文明史,有着丰富的服饰文化财富,在社会迅速发展的今天,站在全人类的角度上来认识中华传统服饰文化,对于发扬光大我国服饰文化影响,提高我国服饰文化的理论水平、奠定我国服饰文化发展的基础,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三)传统文化和现代设计的结合
传统文化是一种客观存在,是历史前进的积淀,它为人类历史前进积蓄着力量,提供着营养。所以,它对人类创造的现代的和未来的文明,都必然产生不可否认的巨大影响。中国有很多独一无二的东西,这是中国人自己的财富,要取得国际市场的成功,最主要还是走自己的发展道路。中国服饰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中国的戏剧服装、民族服装、宫廷服装、旗袍都是文化瑰宝。中国传统男装的儒雅、写意,女装的柔美、华丽都是世界服饰文化中的精品,走自己的发展道路就好似现在服装企业常说的“卖服装就是卖文化”,需要设计师以独到的设计眼光结合中国特有的服饰文化体系来发掘现代服装文化元素,引领现代设计服装潮流。
现代服饰设计,并不是单纯在民族文化基础上的临摹与修改,而是现代设计的再创造。民族化只有融入了时代的精神和切合时代的生活方式,才能实现中华民族服饰新文化的重建。东西文化交流和碰撞,关键在于双方的差异,这种差异就成为新奇感和吸引力,从而成为设计师们相互借鉴的原动力。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在现代化的行进过程中,狭隘的地域性审美定势必将被打破,必将越来越包容现代时尚人士的审美取向。
(四)加强与学术界的联系,培养本土设计人才
中国服装设计专业的人才不算少,能设计出代表中国特色的并且能符合国际潮流作品的设计师却少之又少,“中国创造”也缺乏响当当的品牌。想要拥有自己的世界品牌,发展我国的服饰文化;需要立足于本源的、精髓的文化传统,培养本土有文化底蕴、继承了先人的创新精神、有创造力的人才,敏锐地捕捉时尚热点,并将其巧妙地揉入自己的设计风格中,同时加强与学术界的联系,把理论的东西转化成现实的生产力,才能把我国的服饰文化发展的越来越好。
结 语
衣冠服饰,是人类生活的要素,又是一个国家文明、进步的标志。它的产生和演变,与政治、经济、军事、思想以及宗教信仰、生活习俗都有密切关系。它是一定时期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综合反映。建立中国服饰文化研究传播中心,具有极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我们可在千年历史沉淀的基础上,在保留原有的中国特色的同时,通过高水平的研究工作影响、参与引领国际相关产业的演变和发展方向。因此其创意内涵为:
□□中国服饰文化传播及产业化研究中心主要是基于“系统梳理中国服饰体系”明晰各时期服饰特点及来龙去脉和生动、直观地展示人类文明。构建中华服饰优秀文化的数据库,使后来者做到有源可寻、有鉴可借。
□□建构历代服饰梳理研究平台、建构历代服饰与各时期文明的关联及对人们观念的影响研究平台、建构传统服饰与产业发展方向研究平台。建构有灵魂的道器并重的引领国际相关产业的演变和发展方向的服饰文化。
□□体验型服装博物馆主要通过研究、复制、收藏各国的服饰,探究本土和各个国家的文化发展和传统工艺,向世人展示历代服饰的风采、传统工艺。

中国饮食文化传播及产业化研究中心

从古自今凡涉及人类饮食方面的思想、意识、观念、哲学、宗教、艺术等等都在饮食文化的范围之内。从火的使用到今天的微波炉,人类的吃和服务于吃的工具进步史,可以说是凝缩着人类全部文化的发生发展史。不同环境下文化的发展既有个性又有共性,不同的文化脉络之间在碰撞中融合;这种文化的交融和矛盾在当今中国体现得尤为突出。在全球化的影响下,处在资源优势上的西方文化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的本土文化,也影响着中国的饮食观念和服务于饮食的相关工具及凝结于其上的文化特质!如何在这种现状下,既保持中国饮食文化特有的魅力,又创新、发明出适合现代中国社会的新饮食文化和相关器具是我们建立中国饮食文化传播及产业化研究中心的立足点。
凡属于中国文化系统的事物大多存在一个不确定性,而洪荒年代就已经发展成熟的饮食文化观念,不仅影响了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也继续影响着炎黄子孙的现代生活。世界上,凡是有中国人甚至没有中国人的地方,都能够见到中国饮食文化的影响。在中国历经风雨的文化历史长河中,中国传统文化无论是在精神形态,还是在物质形态上,都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是,近代以来,中国文化这种优越地位已不复存在,惟有饮食文化至今尚为文明各国所不及。而当今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使各文化在急速的碰撞、融合、发展,不同的文化在碰撞中发展,强势文化消弭、吸纳弱势文化并影响着文化的走向。以肯德基、麦当劳、比萨饼等为首的西方快餐文化在遍地开花的同时也在快速吞噬、消融着各地的本土文化、观念和生活形态;而惟有以中国烹饪为代表的中国饮食文化则以更强劲的影响力跨洋过海,中餐遍布五大洲,中西饮食也互为渗透、互为吸引。因此我们应立足于本源的饮食文化观念,发扬中国特有而先进的东方饮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以饮食文化的丰富内涵,与西方饮食文化进行合理有效的融合、求同存异,熟悉不同国家的文化特色、饮食观念,加强沟通与认识,促进不同文化相互理解与认同;传播发展优秀的中华文化,树立中国在国际上的形象。
饮食文化,指的是人类在饮食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以饮食为载体所载荷的一切社会信息—— 也就是围绕饮食活动所产生的一切思想、观念和认识等观念形态的东西。饮食观念虽然是无形的,但却对人们的饮食活动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其创意内涵为:
(一)整体挖掘饮食文化,以饮食文化为载体秉承“美善合一”的核心观念,姿态开放,兼容并包。构建饮食文化学从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不同的领域,开展对饮食文化学的全面研究。
有人才能有文化。不同种族、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人有着不同的文化。从文化的三个圈层而言,文化可以分作三个层次即观念文化、制度文化和器物文化。这三层文化并非独立地存在,而是相互揉杂互为因果,是共生的关系。
从内涵上看,中国饮食文化涉及到食源的开发与利用、食具的运用与创新、食品的生产与消费、餐饮的服务与接待、餐饮业与食品业的经营与管理,以及饮食与国泰民安、饮食与文学艺术、饮食与人生境界的关系等,深厚广博。
从外延看,中国饮食文化可以从时代与技法、地域与经济、民族与宗教、食品与食具、消费与层次、民俗与功能等多种角度进行分类,展示出不同的文化品味,体现出不同的使用价值,异彩纷呈。
从特质看,中国饮食文化突出养助益充的营卫论(素食为主,重视药膳和进补),并且讲究“色、香、味”俱全。五味调和的境界说(风味鲜明,适口者珍,有“舌头菜”之誉),奇正互变的烹调法(厨规为本,灵活变通),畅神怡情的美食观(文质彬彬,寓教于食)等4大属性,有着不同于海外各国饮食文化的天生丽质。中国的饮食文化除了讲究菜肴的色彩搭配要明媚如画外,还要搭配用餐的氛围产生的一种情趣,它是中华民族的个性与传统,更是中华民族传统礼仪的凸现方式。
(二)科学开发和保护饮食文化遗产,保持历史文化链的完整。
对饮食文化的保护、开发不仅仅是品尝佳肴,更多的是挖掘她所载荷的一切社会信息和相关的文化底蕴,及菜肴表面的色、香、味、形背后所蕴涵的饮食观念。科学的研究中国饮食文化悠久历史传统的形成与变迁,合理继承、与现实应用相衔接,合理的导向人们在感性层面对美与审美的指导,使之为满足人的精神情感需求服务;在理性层面以科学的理论指导,使之与人、自然、社会和谐共融。引导人们的消费和思想习惯,及饮食观念和社会习尚等。
(三)处理好本土与国际,一元与多元的关系,打造中国餐饮品牌
不同文化的接触有碰撞有融合,而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与西方现代文化的碰撞中受到冲击是显而易见的,饮食文化也是如此。快餐业的兴起,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西方饮食观念的影响等等对传统的中国饮食文化冲击巨大。如何在这种现状下,保持中国饮食文化特有的魅力, 处理好本土与国际,一元与多元的关系,打造中国餐饮品牌,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发挥优势,努力推广,拓展中国菜的外埠市场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从饮食角度看待社会与人生。中国人善于在极普通的饮食生活中咀嚼人生的美好与意义;中国哲学的出发点又都执着于现实人生,追求的理想不是五彩缤纷的未来世界或光怪陆离的奇思幻想,而是现实的、衣食饱暖的小康生活;圣贤们设教把人生的倾泄导向饮食,因此在这方面形成高度发展的影响中国文化走向的中国“饮食”文化。她与西方以男女文化为人生倾泄导向的饮食文化不同,中国饮食倾向于艺术、感性。西方饮食倾向于科学、理性, 这两种倾向都只有一个目的—充饥。而到了饮食文化充分发展之后,这种不同的倾向就表现在目的上了,前者发展为对味道的讲究,后者则表现为注重营养学方面的考虑。烹调出自饮食,饮食原来旨在维持生命,因此,西方饮食的着重点仅仅是原始饮食实用性的延伸而中国饮食对味的偏重,就把饮食推向艺术的领域。在日趋国际化的今天人们在饮食方面的行为与观念也逐渐改变。人们不但要求吃得饱,还要求吃得好,吃得营养、科学,吃得舒心、愉快。饮食的状况不仅关系到人们身体的健康,还与人们的生活质量与生活方式紧密关联。饮食状况关系到资源的合理布局与开发利用,饮食加工业的建设与进一步发展,自然环境的保护与减少污染,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与文明共享等重大的问题。
如何在对传统饮食文化及产品保质保量的前提下,打造中国餐饮品牌,适时推出既能满足各色人群的味觉、视觉,又能给人们带来精神文化方面的享受,这是弘扬我国饮食文化应高度关注与大力开发的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  
(四)促进饮食、文化和经济三者协调发展,在宣传、推荐、挖掘、开发及打造方面形成合力。
保持中国饮食文化特有的魅力,树立适合现代中国社会的饮食观念是值得所有传播者思考的问题。对于文化的研究是无止境的。而不同的文化有着自己独特的面貌,他们之间没有优劣之分。对于饮食文化传播者而言,比较分析不同的文化,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能够对“人”这一消费群体有最大限度的了解,能够帮助人们获得更广阔的视野。
饮食文化的内涵极为广博。除一般性的食物以外,酒类、茶叶及其他饮品,烟草、零食、水果等与人口有关的事物,与饮食相关的观念、习俗和传统,与饮食有关的器皿用具,制作饮食的过程以及饮食产品的储存和销售,与制作、储存饮食有关的能源消耗以及人居环境的污染,与饮食有关的消费习惯,饮食与人们健康及保健的关系,乃至围绕饮食形成的文化以及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等,都属于饮食文化研究的范畴。而这些都受中国的哲学思想影响从古至今表现为一种感性对理性的超越,致使整个饮食文化充溢着想象力和创造性。当前在融合西方理性和科学的同时,围绕中国饮食文化的特性仔细地研究中国饮食文化中的饮食结构、烹调方法、进食习惯,并作出相应的调整,挖掘、开发新的利于广泛传播的饮食文化,通过对于文化的理解的加深,走出自己的特色之路,促进饮食、文化和经济三者协调发展。

中国建筑文化传播及产业化研究中心

世界各地的国家和民族都创造了风格独特、光辉灿烂的建筑文化。它们散布于世界各大洲,点缀于高山、雄踞于平原、展翅于海滨、沉埋于黄沙,是人类生生不息的文明足迹。它们在承载人类的历史的同时,其本身也成为文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建筑之道,宜人为本;建筑之美,宜人为本。建筑,是一种艺术,可是建筑最重要的是一种提供人生活空间的载体。人类修建房屋是为了适应环境、保证生存、求得发展。房屋的出现体现出人类从被动地适应到主动地改善的伟大和智慧。当建筑发展历程中一点一滴的进步汇集成滚滚的历史洪流时,人和自然的关系始终是要放在第一位的。建筑是历史和时代精神的结晶,它同文化一起缓慢发展而逐步成熟。中国传统建筑因在其发展过程中有特定文化背景的制约而经历了一个封闭、稳定的发展过程,逐步形成体系独立的结构。
中国正处在深层的变革之中,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家正在追随着现代化的发展方向,进入近代以来,中国的建筑风格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西方建筑日渐强势,人们在回复儒道哲学的同时,又不断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传统与现代、个体与社会、无我与自我、文化在二元对立中发生着渐变,迫使我们必须重新审视传统,寻找新文化的起点。在西方的文化和思想影响下和世界开始不断融合的中国建筑,由于传统的文化被历史割断而得不到延续,至今仍没有形成理性的自觉意识、仍没有形成自身个性的语言、仍没有形成自我的建筑理论体系。由此面临的课题是,如何在应对全球化影响的同时、在材料、技术、文化都产生了巨大变化的今天,在保持中国文化特有个性、重新审视传统的同时既融合创新又引领潮流。
(一)        突破形象之围
由于人们认识的不足和科技的发展,脱离了“道”的“器”在扭曲中发展,人们崇尚技术和商业扩张;文化丧失了作为人类生存内在基础的意义深度,而发展为单纯的、无生命的形象游戏。缺少深度的建筑只为吸引大众而简单的模仿并走向媚俗,从而使创作力快速衰退。建筑变成一种由外在的浮华来掩饰内在的匮乏、可以机械复制的产品,丧失了传承文化的功能,变成了不能表达语义的只追求形式的华丽辞藻的堆砌来掩饰建筑内涵的贫乏,人们仍在道器分离的现实下重复着历史。而现实的发展、人们意识的不断变迁呼唤需要有个性的、有独立语言的、作为文化载体的、不断创新而有生命的建筑;我们惟有通过深入地研究本源文化,将其中的精神特质运用到建筑中,才能够突破目前各种时髦形象的重围,才能够创造出富有原创性的具有文化意味的新形象。力求将“传统”与“现代”这一对矛盾体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即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突破形的束缚,用现代的功能要求、现代的观念手法、现代的技术材料来展现承载在建筑中的历史哲理、意识形态、价值观念从而影响建筑的演变和发展。通过自觉地领悟那些显示不同风格和主题的范例中对传统文化内涵的运用,来形成一种建筑的形体构思方法。这种方法会对建筑形式的创作发挥积极的作用。
(二)        突破束缚、超越自我
中国传统的建筑文化元素之丰富,比其它国家豪不逊色,中国建筑艺术与中国传统哲学、世界观、人生观相适应,它讲究的是自然情调,注重于精巧、细致、独特、变化;但它缺乏宏伟、壮观、大方的气魄,另一方面中国的古建筑大多以木质结构为主,不坚固和不易长久保存。因此不能盲目把自己的文化看成是世界上最优越的文化,更不能以我为中心,唯我独尊,排斥一切外来文化,这样就丧失了民族的生命力,我们应该秉承本源文化精神把中国文化看成是世界文化的一部分,也应该把世界所有优越文化都看成是人类所有,中国人应该毫不犹豫地接受它来丰富自己的文化。
结 语
由于现实的“历史”只活在我们的记忆中,随着现代城市的发展,传统的精神内涵载体愈发显得不足,这种不足在文化自信的回归中又自然的促使我们寻找文化的根源、渴求传统的体现。在西方,“历史”就活在他们的城市里,而城市早已把古典和传统演绎得淋漓尽致,因此西方当代的建筑教育不仅没有强调“体现传统文化”这一概念,相反,无时无刻不把“创新、突破”作为第一精神追求。而我们却要把“历史”融入我们的血液,再去“创新、突破”。 因此其创意内涵为:
□□缜密研究中华文化几次与异质文化的交流与激荡如何融摄异质文化,并保持生生不息、灿烂辉煌的发展动因。揭示传统文化和心理结构对中华文化创造性的影响和永恒的价值体系。中国建筑文化传播及产业化研究中心主要是基于“系统梳理中国建筑文化体系”明晰各时期建筑特点及来龙去脉,探索中国建筑文化的性格、指导思想与设计原则,并使之逻辑严密;构建中华建筑优秀文化的数据库,使后来者做到有源可寻、有鉴可借;建设全球性的优秀建筑资料及信息网站,加大网站的信息容量和互动性生动、直观地展示人类文明。
□□建构历代建筑文化梳理研究平台、整体(建筑的功能用途、社会结构、 政治环境、经济发展)建构历代建筑与各时期文明的关联及对人们观念的影响研究平台、建构传统建筑与产业发展方向研究平台。建构有现代灵魂的、道器并重的、整体的(经济、社会、有形与无形、历史与现在、人工与自然等)引领国际相关产业的演变和发展方向的建筑文化。
□□体验型建筑文化博物馆主要通过研究、复制、收藏各国的建筑模型及影像资料,探究本土和各个国家、各个时期的文化发展和传统工艺,向世人展示历代建筑文化的风采、传统工
艺。

中国交通文化传播及产业化研究中心

交通是历史总进程的一个重要的侧面。在历史发展的每一阶段,几乎都可以看到交通进步的轨迹。交通条件决定着历史上文化圈的规模,也影响着各个文化圈相互之间的联系。
文明的进步,通过交通条件可以充分地扩大影响,传播文化,同时能够促进对其他地域和其他民族文化的吸收,为本民族本地域文化注入新的血液。古代的文化传播与交通状况是分不开的。无论是物质文化还是精神文化,都有赖于交通。没有丝绸之路的开辟,葡萄、胡萝卜就无法来到中原;没有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玉米、马铃薯就不能成为欧亚大陆的食品。同样,没有玄奘西行和鉴真东渡,大量佛教典籍就无法从印度传到中国本土和从中国传到东瀛日本,“唯识”“因明”等学问也就不可能渗透到中国。因此,社会历史的发展与进步,处处与交通密切相关。政治的稳定、经济的发展与文化的统一,都与交通条件有着密切的关联。 文化的双向传播,推动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表现出积极的历史作用。反过来,历史上有许多一度相当发达的文明,由于与其他地区的阻隔和闭塞,最终衰落甚至毁灭。
中国具有悠久的交通文化。自步行时代至马车时代,中国古代交通技术在人类交通史上都处于领先地位,蕴涵其中的交通价值观亦经历了从部族价值观的自为存在到民族国家价值观的自觉反思之转变。继承与批判的统一,是研究中国古代交通价值观的科学方法。
交通是人类运用某种固定设施和流动设施实现空间“位移”的实践形式与社会系统。中国具有悠久的交通技术与深厚的交通文化,在人类交通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然而,哲学的调研一直都忽视交通问题,因为交通价值观没有学术传统可以追寻。值得注意的是,技术是承载价值观的,技术进步就是人类本质的不断实现,“技术活动总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是人追求更合理的生活和更有意义存在的最基本的方式和方法,它是价值关联的,体现价值主体的价值追求和价值赋予的工具。因此,通过中国古代交通技术史的梳理,挖掘与考察蕴涵其中的价值意念,对中国古代科技史与中国古代价值思想史的研究,均有重要和独特的意义。
(一)在传播科学中传承文明
交通是保证国家统一、经济发展、文化传播的必须前提,古代把道路畅通,交通有序视为安邦治国的大计。道路的通达推动了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促进了商业的繁荣和发展。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运输业从古代的人力拖拽到今天的航空运输,邮电业从古代的烽火报警到今天的卫星通信,经历了几千年的漫长岁月。交通技术的发展从远古开始就对社会价值体系产生着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其直接的影响主要有:交通发展造成以往社会生活空间界限的变化,使得原有社会价值体系进行自我调节和变革;不同民族和地域的价值体系通过交通发生碰撞和交流,引起社会价值观念结构和内涵发生变革。其间接的影响主要是交通方式的历史变化所造成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变革对社会价值观念的影响。
(二)可控的跨越
科学的发展,交通的开拓,信息的密集,使人类的生存空间更加狭小,生存资源更显贫乏,各种冲突更为剧烈,更为残酷,更为全面。
高科技既可照亮和平之路,也可深陷万劫不复;能源可用来支撑地球,也可使之毁于一旦。时代向前推进,我们正走向一个新的高科技的世纪,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一个科学与文化高度交融的世纪。人类的高科技所向披靡、日新月异,20世纪交通工具和交通设施的发展已使得人与人之间的接触变得越来越方便和快捷。除了汽车、飞机、轮船等早已为人们接受的交通工具之外,在21世纪来临之际,一大批新型的交通工具正以蓬勃的姿态跃上人类社会的大舞台,像磁悬浮列车、气垫船、空天飞机等等,无不闪烁着高科技的神秘光环;人类在追逐高科技的大旗下,在消耗自然资源、消耗地球、挑战大自然的同时人类进入了“自然禁区”,没有了“道”的“高科技” 正逼近巅峰、路走极端,新型的交通在巨大的能源消耗下,非理性扩张的誓醒振聋发聩,值得关思,并陷入几近失控的危局。
在风云变幻的世纪变迁中,全球人类都在探索走出危机的可操作战略思想和生存之道,探求引领现代全球战略思想的破解危机,走出危机之良方,整合全球资源重建行动纲领和游戏法则。
中华源头的道、器并重之文化在认识道、崇尚道的基础上,运用道揭示的原理创造了器,这是源头中华文化的精髓。后来由于老子深刻的认识到“器”的两面性和他对特定历史时期“人类认识” 和“技术局限性”的担忧及后人对老子言论思想认识的偏颇和局限使一个“器”字被误解、被否定,源文化开始变异并就此发生了残缺,“道器并重”的文化变成了“道器分离”的文化。“道”字的失传,使一切发明创造失去了在理论中的崇高地位;然而可化出文明之人和化出先进之器的道是经过历史检验的科学、合理的人类宇宙观、世界观、人生观,是文化与科学的统一体。生生之道中既蕴涵如何做人的道理,又蕴涵如何做事——发明创造——的道理。
结 语
用中华本源的文化思想与现代交通科技融合,使科技交通在跨越发展中掌控在人类手中,使大自然和谐发展,重塑合理新世纪。因此建设中国交通文化传播及产业化研究中心创意内涵为:
□□中国交通文化传播及产业化研究中心主要是基于“系统梳理从远古到现代陆地、水上和空中交通体系”明晰各时期交通特点、时代背景及来龙去脉来引导当代交通科技发展的理念,构建中华交通优秀文化的数据库,使后来者做到有源可寻、有鉴可借。
□□建构历代交通科技研究基础平台、科技数据与信息库通过有效配置和共享服务于全行业乃至全社会的交通科技创新的支持体系。引进企业、院所、学科带头人、课题立项、设施配置等条件,形成交通科技创新体系、研发团队和相应的工作环境,经过一个时期的努力,建成若干个研究、实验基地;
建构有灵魂的道器并重的引领国际相关产业的演变和发展方向的交通文化,面向社会开展技术扩散、成果转化、科技评估、创新咨询等专业化服务机构,是连接科技界与企业界的桥梁,是政府推动企业科技进步的重要助手,也是培养企业创新和创业人才的摇篮。
□□体验型交通博物馆主要通过研究、复制、收藏各时期的交通设施,探究本土和各个国家的文化发展和传统工艺,向世人展示历代交通的风采、传统工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开放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访问本页请
扫描左边二维码
         本网站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为网友上传,若存在版权问题或是相关责任请联系站长!
站长联系QQ:7123767   myubbs.com
         站长微信:7123767
请扫描右边二维码
www.myubbs.com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青年政治学院论坛 ( 琼ICP备10001196号-2 )

GMT+8, 2024-4-29 22:38 , Processed in 0.043891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高考信息网 X3.3

© 2001-2013 大学排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